[详情]
影像表现:
X线示:右下肺野见结节影,边界尚清。
2012-05-22CT平扫+增强示:右肺下叶见两个结节影,可见分叶,未见毛刺及胸膜凹陷征,增强后见强化,邻近胸膜增厚。
2012-06-04CT示:右肺下叶结节灶较前增大、增多。
2012-10-15CT平扫示:右肺下叶病灶已基本消失,局部见索条影。
最后诊断:炎性假瘤
肺炎性假瘤是非特异性炎症所致肺实质内肿瘤样慢性增生性病变,瘤体是成纤维细胞,浆细胞,巨细胞,组织细胞和泡沫状细胞组成的肉芽肿。其本质是增生性炎症,是肺炎转归过程的一种反应性表现。本病发病率居肺内良性球形病变的第2位,仅次于结核瘤,而且近年来发病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1)位置:可位于肺的任何部位,多位于肺的表浅部位,邻近胸膜处或靠近叶间裂,病灶呈广基底与脏层胸膜或叶间胸膜相连,局部胸膜增厚,多与周围胸壁、心包、纵隔粘连。
2)形态:多呈圆形、椭圆形或团块状。
3)边缘:轮廓清楚、光滑,通常无分叶,少数可有浅分叶;可有粗长毛刺和血管集束征等,病灶边缘可有空泡征。
4)病变内部:病灶内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可有坏死、小空洞、钙化和支气管充气征等。
5)“桃尖”征:即肿块边缘可见形似“桃尖”的尖角样改变。
6)平直征:指病变的中间某一层面可见一侧边缘平直呈刀切样改变。
7)增强:病灶明显均匀强化,与其慢性炎性增生形成的较丰富肉芽肿有关。
鉴别诊断:
周围型肺癌:周围型肺癌CT上多有深分叶,并可见凹陷的胸膜自分叶间切迹进入病灶,与肺组织交界面有细短毛刺,增强CT 值增加20Hu 以上,峰值出现较晚,持续时间较长;炎性假瘤分叶,细短毛刺少见,炎性假瘤所致胸膜增厚时胸膜外脂肪间隙不受侵犯也有一定帮助;增强程度较周围型肺癌显著,峰值出现时间早。
转移瘤:原发肿瘤病史,一般多发,多位于胸膜下区,边缘较清,一般随着病情的进展而进展。
结核球:形态规则或不规则,边界清晰,实质干酪样坏死物质易钙化,病灶边缘常有粗大毛刺,周围卫星病灶多见,大多呈包膜样或周围强化,增强值小于20Hu,少数不增强,炎性假瘤钙化、卫星病灶少见,边缘无长毛刺,增强形态及程度均与结核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