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答案:C、膀胱癌
影像学表现:
膀胱充盈不佳,膀胱右侧见菜花状软组织肿块影,CT值20Hu,肿块大小约4×175px,边缘不规则,增强明显强化,CT值65-72Hu。两侧输尿管无扩张。盆腔右侧见肿大淋巴结影。
讨论:
膀胱癌多为移行细胞癌,少数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40岁以上多见,高发年龄段50~60岁,好发于成年男性。临床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血尿,可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膀胱癌可发生于膀胱任何部位,以膀胱三角区及膀胱两侧壁多见。
影像表现:
CT:平扫见膀胱壁突向腔内的结节状、菜花状或分叶状软组织密度肿块,大小不一,表面可见点状或弧形钙化,常位于膀胱三角或膀胱侧壁,膀胱壁增厚僵直,有时可见盆腔周围肿大淋巴结,膀胱三角区闭塞是膀胱癌侵犯精囊腺的重要征象。增强扫描早期肿块可有强化,延迟扫描造影剂充盈膀胱时可见充盈缺损影。
MRI:形态学表现与CT上表现近似,自膀胱壁上突向腔内的软组织肿块或膀胱壁的不规则增厚僵直,T1WI肿瘤与膀胱壁均呈等信号,T2WI肿瘤信号略高于膀胱壁信号。
USG:膀胱壁不规则增厚并有结节或菜花状中等回声团块突向腔内,有时表面可见弧形或片状强回声光团和声影。
X线:KUB一般无阳性发现或仅见膀胱内细小点状或弧形钙化影。膀胱造影表现为膀胱腔内结节或菜花状充盈缺损,表面凹凸不平,边界欠规则。
鉴别诊断:
凝血块:常见于上尿路出血或出血性膀胱炎,影像学表现有时类似膀胱癌,但改变体位时凝血块可移动,且总是位于膀胱最低处;
腺性膀胱炎:一般病灶表面较光滑,可有囊肿及蛋壳样钙化,膀胱外膜光滑,无盆腔淋巴结肿大。增强扫描与膀胱壁强化程度相似,抗炎治疗后复查CT病灶可以缩小。
前列腺肥大:前列腺肥大多从膀胱尿道交界处突向膀胱,形成光滑的压迹。如前列腺颈下组织或中叶肥大,则穿过膀胱括约肌处可形成带蒂的粘膜下肿物,表现为表面光整的充盈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