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影像表现:左侧中央后回沟内见直径约0.8cm小圆形异常信号,T2WI呈低信号,T1WI呈低信号,DWI低信号,周边脑回内见条状胶质增生带。增强扫描病灶呈环状强化。
囊虫病是人吞食猪肉绦虫的虫卵,其蚴虫感染所致。虫卵进入消化道后在十二指肠内孵化成幼虫,钻入肠壁,穿破血管,随血液、淋巴播散到全身,可寄生于体内任何组织。
此病可发生于任何性别、年龄,但多见于男性中青年,农民居多。 由于寄生部位、数量和发育程度不一,以及不同宿主对虫体的反应不一,临床症状不同。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和神经精神症状是脑囊虫病的三大症状。另外也可出现头痛、头晕、呕吐、失语、听力障碍、偏瘫、失明、痴呆等症状。
脑囊虫病根据发病部位可分为4型: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和混合型。影像表现与病期有关,分为活动期、退变死亡期和非活动期。
活动期:MRI上多表现为直径0.5-1cm,边界清晰,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偶看见点状头节,T1WI及T2WI均为等信号,周边无水肿,病变无强化。退变死亡期:囊尾蚴退变死亡,头节消失,囊肿膨胀,可破裂溶解。一体蛋白进入脑组织引起变态反应炎症,造成局部水肿,MRI表现为囊壁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增强扫描可见环状强化,周围可见脑实质水肿。若囊肿未破裂,MRI表现为大囊状水样低密度区,无水肿围绕,大者直径可大于7cm,边界清晰,增强可有环状强化。非活动期:囊虫死亡,发生钙化,MRI则表现为钙化信号。
鉴别诊断:脑囊虫需与脑脓肿、结核、转移瘤及胶质瘤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