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答案:D.(淋巴瘤)
影像表现:
右侧顶枕叶区可见较大的类圆形肿块,境界尚清,CT呈等密度,MRI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肿块密度、信号均匀,肿块内部未见坏死囊变及钙化出血征象,MRI增强扫描显示肿块呈握拳样明显均匀强化。肿块周围可见大片状水肿,占位效应明显,右侧脑室明显变窄变形,中线结构左移。
【分析:老年患者,肿块较大呈等密度,无坏死囊变,基本可排除胶质母细胞瘤,MRI强化很有特点,呈握拳样明显均匀强化,是脑内淋巴瘤的典型表现。】
讨论:
脑淋巴瘤少见,其影像学表现中,具有相对特殊性者有以下几点:多发于中、老年人,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病灶多为单发,亦可多发。平扫CT表现多呈等或稍高密度,MR表现T1加权多呈等或稍低信号、T2加权信号不高,呈等、低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CT和MR均呈单个或多发团块状均匀强化;病灶轮廓清楚,边缘可见脐样切迹;病灶周围见轻度水肿,水肿范围与病灶大小呈不一致性;病变占位效应多较轻微;病灶多位于脑室周围,常靠近中线分布。
鉴别诊断:
1、脑膜瘤:单发的均匀强化的与脑表面接触的淋巴可酷似脑膜瘤,两者CT与MRI所见相似,脑膜瘤瘤体增强效应较淋巴瘤更明显,MRI多方位扫描重建图像可显示瘤体与脑膜的关系密切,MRI可见脑外肿瘤的特征,T2WI上邻近蛛网膜下腔增宽,肿瘤周围有高信号的脑积液包绕,增强可见脑膜尾征。
2、转移瘤:当肿瘤发生在皮层及皮层下且多发时,与转移瘤鉴别较难。往往呈小瘤体伴大面积水肿,瘤体和水肿间比例不相称,瘤体的不均匀性或环形强化,有原发肿瘤病史。
3、胶质母细胞瘤:CT平扫胶质母细胞瘤常为低密度或等密度,肿瘤内可有坏死囊变,有明显瘤周水肿,增强扫描常不均匀强化,有时环状强化且有壁结节。
4、血管外皮细胞瘤:多位于颅底,形态不规则,分叶明显,常出现出血/坏死/囊变,故增强不均匀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