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56岁,抬重物后胸痛10天,加重一天。
胸部CT平扫(图A)及血管增强扫描横断面(图B、C);MPR重建(图D、E)及三维重建(图F) 【影像表现】 CT显示于降主动脉相大约起始段可见管腔呈局部梭型囊状扩张,增强扫描可见强化的管腔周围呈厚壁软组织密度影环绕,其内可见部分斑状钙化(图A、B)。双侧胸腔可见少量积液,部分密度呈血性密度(CT约为50HU左右),双下肺部分可见肺不张改变(图B、C)。重建可清楚的显示降主动脉起始部呈局部囊状扩张,主动脉其余部分正常(图D~F)。 【诊断】 降主动脉起始部梭型动脉瘤合并附壁血栓并双侧胸腔积血、肺不张。(CT血管增强扫描可确诊) 【鉴别诊断】 1.动脉附壁血栓形成;2.夹层动脉瘤;3.动脉瘤【讨论】主动脉瘤是指主动脉某部位的病理性扩张。常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梅毒、感染、创伤、大动脉炎等致使主动脉壁中层弹力纤维断裂坏死,使动脉壁失去原有韧性,在高压血流冲击下向外扩张而形成。主动脉瘤直径≥5cm时易破裂出血,且直径愈大,破裂出血的可能性愈大。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有:疼痛、压迫症状等,如呼吸压迫引起的呼吸困难、气短、咳嗽、声音嘶哑等。体表可见搏动性膨凸,听诊可有杂音和震颤。 影像诊断要点:CT平扫即可见动脉瘤体的大小、形态、部位、瘤壁钙化及病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CT增强扫描可清楚显示附壁血栓(造影剂充盈的血管外围呈不规增厚的软组织密度影可伴部分高密度钙化灶),若合并血液渗漏及瘤体破裂可出现周围出血及压迫征像如,血胸、心包积液、肺不张、腹腔积血等。CT三维重建更清楚地显示病灶与周围的关系。MRI无需对比增强可显示主动脉内腔、管壁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等及血流动态变化,通过三维呈像更有利于显示主动脉瘤的形态、大小、类型、病变的纵行范围、瘤壁、附壁血栓及瘤体与主动脉主支的关系。多排螺旋CT血管增强扫描以其方便快捷并价格适中的优点,是诊断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女性,64岁,右侧额部突出结节
(69人评论)
患者,女,35y,因干咳、胸闷,不伴痰、喘
(51人评论)
患者,男性,14岁, 外伤发现。
(28人评论)
女,27岁,发现右侧颈部肿大2年余
(21人评论)
患者女,13岁。洗澡时偶然发现左上腹包块
(20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