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下肢静脉曲张是门诊以及住院的常见疾病。全球约25%的成年人是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中国成年人群的患病率约为8.9%。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方式有住院手术以及日间手术等。和住院手术相比,日间手术具有疗效更高以及成本更低等优势。浅静脉血栓是下肢静脉曲张的常见并发症。此外,最近研究表明,浅静脉血栓和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存在很强的关联性。2023年8月,BMC Cardiovasc Disord.发表了一项研究,旨在全面评估日间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浅静脉血栓患者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研究发现,日间手术已被证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适用于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浅静脉血栓以及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短期以及长期临床结局已在本研究中得到证实。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围手术期临床结局包括手术时间、切口数量和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等。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包括术后深静脉血栓、操作失败、皮肤及神经损伤、皮下硬结和需干预的出血。操作失败是指静脉穿刺失败或静脉穿刺后未能完成手术。随访结果包括下肢静脉曲张复发、浅静脉及
研究结果
2015年至2021年期间,本研究共纳入接受日间手术治疗的593名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其中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浅静脉血栓患者为59例。为了减少可能的选择偏差,使用倾向评分匹配模型平衡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浅静脉血栓患者(59例)和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18例)按1:2的比例进行配对。
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浅静脉血栓患者和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围手术期结局
在手术时间方面,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浅静脉血栓组和下肢静脉曲张组之间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726)。此外,和下肢静脉曲张组相比,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浅静脉血栓组的切口更多(P < 0.001)。在操作失败方面,尽管下肢静脉曲张组未出现操作失败,但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浅静脉血栓组和下肢静脉曲张组之间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553)。除了皮下硬结外,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很低。皮下硬结均为暂时性,并在短期保守治疗后消退。在下肢静脉曲张组中,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包括烧伤2例(1.69%)、隐神经损伤2例(1.69%)、皮下硬结46例(38.98%)和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0.85%)。在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浅静脉血栓组中,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包括隐神经损伤2例(3.39%)、皮下硬结25例(42.37%)和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1.69%)。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浅静脉血栓组和下肢静脉曲张组均未出现需干预的出血。除皮下硬结外,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隐神经损伤,发生率为2.26%。综上,在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浅静脉血栓组和下肢静脉曲张组之间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浅静脉血栓患者和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远期结局
12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下肢静脉曲张组在第3、6和12个月时的平均VCSS评分分别为4.79、3.36和2.74;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浅静脉血栓组在第3、6和12个月时的平均VCSS评分分别为4.61、3.52和2.63(图1)。随访期间,下肢静脉曲张组17例患者以及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浅静脉血栓组7例患者发生下肢静脉曲张复发(14.41% VS. 11.86%,P = 0.641)。在浅静脉血栓形成方面,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浅静脉血栓组和下肢静脉曲张组之间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5.08% VS. 3.39%,P = 0.892)。值得一提的是,随访期间并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
图1. 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浅静脉血栓患者和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访期间的VCSS评分
研究结论
本研究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旨在全面评估日间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浅静脉血栓患者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研究发现,日间手术已被证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适用于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浅静脉血栓以及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短期以及长期临床结局已在本研究中得到证实。此外,对于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浅静脉血栓患者,日间手术可以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