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一种病情危急的产科特有疾病。《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管理指南(基层版)》重点关注基层诊治过程中所面临的筛查、诊断、转诊等问题,并考虑到基层医疗实践和医疗资源的有限性,提出切实可行的循证建议。
临床问题1:哪些孕妇是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发病的高危人群?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目前尚无明确的高危因素,但初产妇、
临床问题2:如何进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门诊筛查?
· 建议将妊娠35~37 周作为高危孕妇门诊筛查的时机(1C)。
· 建议对于妊娠期任何孕周出现明显的乏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者应立即进行门诊筛查(1C)。
· 建议将
临床问题3:如何诊断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 推荐临床医师使用Swansea 标准(表1)进行诊断(1C)。
表1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Swansea诊断标准
· 对不能满足Swansea 诊断标准的疑似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孕妇,推荐尽快复查肝功能及凝血功能(1C)。
临床问题4:如何判断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病情的严重性?
· 建议将产前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 或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TBil>171 μmol/L、血小板计数≤50×109/L、
临床问题5:如何选择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转诊的医院?
· 建议将确诊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尽快转至具备
临床问题6:如何选择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终止妊娠的时机?
· 建议诊断明确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孕妇尽快终止妊娠;可疑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者,应严密监测并尽快诊断(2D)。
· 如果已经临产,经评估短时间内可经阴道分娩,需在改善凝血功能、血制品保障、做好
· 无论采取何种分娩方式,均需积极改善凝血功能并尽快终止妊娠(1B)。
临床问题7:如何在出院后管理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产妇?
· 建议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产后患者充分休息,每天10 h 以上(2D)。
· 建议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产后患者进食高能量、高
· 建议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产后患者出院后2 周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和超声检查(2D)。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本身并不是母乳喂养禁忌,应根据产妇恢复情况及新生儿条件评估母乳喂养的利弊权衡决定(2D)。
· 建议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产后患者采用工具避孕,禁用避孕药物(2D)。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