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范围内,呼吸道疾病一直是威胁儿童健康的重要因素,而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更是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之一。此前,相关的研究已表明,婴幼儿的鼻咽微生物群与RSV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1,2。
最近,Kristensen M等人3在《Cell Reports Medicine》期刊上发表的最新研究进一步揭示呼吸道微生物群的组成不仅与RSV感染的严重程度有关,而且与症状的持续性有关。该研究对来自欧洲呼吸道合胞病毒联盟(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Consortium in Europe, RESCEU)的两个队列(一个出生队列+一项儿科病例对照研究队列)共1,135名婴儿的鼻咽样本进行测序,共采集1,537个样本。研究结果指出了呼吸道微生物群与RSV感染之间的复杂联系,并为理解呼吸道微生物群与婴儿RSV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了重要证据。此外,该研究还揭示了新生儿呼吸道微生物群与生命第一年内的RSV严重程度存在适度关联。其中,嗜血杆菌、链球菌和莫拉菌属的丰度与严重的疾病表现和症状的持续性密切相关。
1.微生物群与RSV易感性的关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了呼吸道微生物群落与婴幼儿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复杂联系,为理解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已有证据证实,呼吸道微生物群落的组成与呼吸道感染的频率存在一定的关联。例如,Toivonen等人4指出,2月龄的健康婴儿鼻腔中存在5种不同的微生物群,其中,莫拉菌属占优势的鼻腔微生物群与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的高发病率显著相关(调整后的发病率比(aIRR)=1.19; 95% CI 1.04 to 1.37; p = 0.01),提示早期鼻腔微生物群在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Reyman等人5通过对112名健康婴儿的鼻咽部、口腔和肠道微生物群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发现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的微生物群特征与1年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易感性密切相关。他们的研究证实,特定微生物群的组成,特别是嗜血杆菌和奈瑟菌的丰度,与婴幼儿期呼吸道感染易感性的升高相关。这些研究表明,微生物群的特定组成可以影响婴儿在其生命第一年内对呼吸道感染的易感性。
此外,根据李雪等人的研究发现6,在婴儿发生呼吸道感染时,RSV等病毒与呼吸道微生物群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可能会参与调节宿主的免疫反应,进而影响疾病进程以及感染后呼吸道健康的恢复情况。
2. 微生物群与RSV感染严重程度和持久性的关系
Kristensen M等人3的研究进一步揭示,感染时呼吸道微生物群的组成与RSV感染的严重程度以及症状的持久性密切相关(置换多元方差分析,R2=1.3%(轻度),3.0%(中度),8.1%(重度);p≤0.003)。研究者根据RSV感染的严重程度将病例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并发现嗜血杆菌、链球菌和莫拉菌属等微生物的丰度与更严重的感染和症状的持续性密切相关(aOR = 45.1,45.7,16.1,p<0.03)。这表明,特定微生物的丰度与RSV感染后的病程以及残留症状之间存在显著联系。尽管感染后6至8周,部分婴儿的微生物群落会逐渐恢复,呈现出较为健康的特征,但这些特征与残留症状仍然有着紧密的关联(置换多元方差分析,R² = 1.2%,p < 0.001)。研究发现,在RSV感染后的恢复阶段,嗜血杆菌的高相对丰度与呼吸道症状的持续性直接相关(log2FC = 1.70,q = 0.029)。这一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线索,即通过调节呼吸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可能有助于减轻RSV感染后的相关症状对患者健康的持续影响。
另外,在龙鑫等人7的研究中同样证实了呼吸道微生物群在 RSV 感染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他们通过回顾性收集大量RSV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深入分析了上呼吸道优势定植菌肺炎链球菌(Spn)以及呼吸道微生态改变对患儿临床表现及严重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6月龄的患儿中,Spn的定植与重症RSV感染相关,Spn定植会加重患儿病情(χ2=5.70、6.15,均p<0.05)。
此外,Mejias A等人8在《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期刊上发表了一篇相关的文章,其分析结果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此研究结果显示,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共同感染与RSV患儿较高的住院风险((OR = 2.25,95% CI = 1.07–4.74,P = 0.03))、病情的严重程度((OR = 1.93,95% CI = 1.14–3.26,P = 0.02))、需要氧疗的频率(OR = 2.23,95% CI = 1.01–4.91,P = 0.04)以及住院时间的延长(OR = 2.53,95% CI = 1.33–4.79,P = 0.004)密切相关。在北京儿童医院的一项研究中9,发现嗜血杆菌、莫拉菌和克雷伯菌在后来出现复发性喘息的RSV毛细支气管炎婴儿中的相对丰度高于未发生复发性喘息的婴儿(均p<0.05)。这些发现进一步证实了感染后的呼吸道微生物群对疾病进展的重要影响。总之,呼吸道微生物群的组成不仅影响RSV感染的严重程度,还可能对感染后的恢复过程产生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呼吸道微生物群在RSV感染的易感性、严重程度以及后续症状的持续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微生物群的组成不仅影响婴幼儿对RSV的免疫反应,还可能通过影响炎症反应和免疫耐受性,从而改变疾病的进程和康复速度。然而,目前这些研究大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更广泛的背景下,呼吸道微生物群与RSV感染之间的关系是否依然如此,仍需更多的研究进行验证。此外,微生物群影响RSV感染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未来可以通过深入了解微生物群的作用机制,为RSV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干预策略。
MAT-CN-2503064-1.0-02/2025
参考文献:
1.林秀华,等. 鼻咽部菌群与重症RSV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2023,13(20):61-65.
2.Rosas-Salazar C, et al. Differences in the Nasopharyngeal Microbiome During 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With Human Rhinovirus and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 Infancy. J Infect Dis. 2016 Dec 15;214(12):1924-1928. doi: 10.1093/infdis/jiw456.
3.Kristensen M, et al. The respiratory microbiome is linked to the severity of RSV infections and the persistence of symptoms in children. Cell Rep Med. 2024 Dec 17;5(12):101836.
4.Toivonen L, et al. Early nasal microbiota and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during the first years of life. Thorax. 2019 Jun;74(6):592-599.
5.Reyman M, et al. Microbial community networks across body sites are associated with susceptibility to respiratory infections in infants. Commun Biol. 2021 Oct 28;4(1):1233.
6.李雪,舒敏. 儿童下呼吸道微生物群与下呼吸道疾病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J]. 国际儿科学杂志,2022,49(5):325-328.
7.龙鑫,等. 上呼吸道肺炎链球菌定植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临床表现的影响[J]. 中华儿科杂志,2022,60(7):694-699.
8.Mejias A, et al. Nasopharyngeal Codetection of Haemophilus influenzae and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Shapes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Disease Outcomes in Children. J Infect Dis. 2022 Mar 2;225(5):912-923.
9.Zhang X, et al. Airway microbiome, host immune response and recurrent wheezing in infants with sever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bronchiolitis. Pediatr Allergy Immunol. 2020 Apr;31(3):281-289.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