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百山教授专访:超声引导下颈腰椎间盘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的应用及进展
2025-04-02 来源:医脉通

颈腰椎疾病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是近年来兴起的微创疗法,目前广泛应用于颈腰椎疾病的治疗。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引导下的低温等离子消融术逐渐成为微创诊疗的新路径。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2024年疼痛医学专业委员会年会”上,医脉通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武百山教授进行专访,武百山教授介绍了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和超声引导下微创介入治疗的优势、新进展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医脉通: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颈腰椎疾病治疗手段有哪些?如何为患者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武百山教授:

颈腰椎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疼痛性疾病,常见的颈腰椎疾病包括椎间盘突出症、颈源性头痛、颈源性眩晕和腰椎管狭窄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社会及家庭造成极大负担。


颈腰椎疾病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微创治疗和开放手术治疗。中晚期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通常需要通过开放手术解决颈腰椎问题;对于早期和中期患者,或合并其他疾病(如心脑血管并发症、严重心功能不全、严重糖尿病)不能接受开放手术的患者,可以进行微创治疗。


常用的微创治疗方法主要包括:(1)颈椎和腰椎的神经阻滞和椎管内注射治疗;(2)射频靶点消融术;(3)低温等离子消融术;(4)椎间孔镜技术和脊柱内镜技术;(5)胶原酶腰椎间盘溶解术和臭氧髓核消融术等。


临床上,需要依据患者的基本情况、病情和脊柱的退变情况(如,突出或滑脱、炎症原因或功能性退变)个体化选择微创治疗手段。如果腰椎间盘形态学变化较小,以神经功能受损为主,出现严重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可以对神经根进行脉冲射频调控或神经阻滞;如果椎间盘存在突出,但突出不大,可以在影像引导下精准穿刺到突出物,进行射频靶点消融或等离子消融;对于突出较大的患者,可以通过脊柱内镜技术,在建立的工作通道内进行髓核的摘除或神经根的松解。


值得注意的是,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对于颈腰椎疾病患者至关重要。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需要结合康复训练、姿势调整、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等对患者进行全面综合的管理。


医脉通:什么是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相较于传统的消融方式,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有哪些优势或独特之处?


武百山教授: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是在电压的作用下,在离子刀头产生高速运转的等离子体,打断刀头周围组织的肽键,发挥消融和汽化的作用。利用低温等离子射频的能量,以较低的温度进行消融,可以避免对神经、髓核和终板等组织造成严重的热损伤。对于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导致的疼痛,可以通过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汽化、消融突出物,降低椎间盘内的压力,是一种相对彻底的减压和消融过程。


与射频热凝相比,低温等离子消融的减压效果更佳,能够有效保护神经、血管和软组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消融方式。


医脉通:与其他影像设备引导相比,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微创介入治疗有哪些优点?您和您的团队在脊柱超声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武百山教授:

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进行微创介入可以让治疗更加精准。传统的影像引导方式包括X线引导和CT引导。与X线(如C型臂)相比,CT成像更清晰,但放射性更高。


与C型臂和CT引导相比,超声引导具有以下优势:(1)绿色无辐射: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2)动态实时引导:超声引导可以实现全程可视化,动态实时监控下进行穿刺。(3)设备小巧轻便:可以随时移动,便于操作;(4)避免重要的血管、神经和软组织损伤:放射线对于骨性结构的辨识度较超声更强,但脊柱周围存在很多重要的血管、神经、脊髓和胸膜等,仅通过放射线引导可能忽略此类结构,造成神经损伤、血管损伤、气胸和脊髓损伤等,通过超声辅助或可避免这些损伤。


临床上常有一种误区,认为超声引导主要用于关节和软组织穿刺,但对于骨骼(如,脊柱)的成像清晰度欠佳。实际上,脊柱特殊的骨性结构在超声波下会呈现出特征性的超声影像,包括猫脸征、码头征、巫师征、三叉戟征、波峰波谷征和驼峰航线等,可以对脊柱穿刺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超声、C型臂和CT引导并非替代关系,我们要善于利用不同技术的优势,实现对患者的最大保护和最精准的治疗。


我们团队在国内外较早开展脊柱超声技术,也进行了大量的培训工作,包括学协会的脊柱超声培训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办的临床科室超声可视化精准诊疗技能提升项目,编著了多部脊柱超声方面的教材和书籍等。


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是精准医疗、微创/无创治疗、无痛苦、绿色环保和舒适医疗,我认为超声可视化介入治疗是值得在基层广泛推广的适宜技术。


医脉通:近年来,在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方面取得了哪些新进展?


武百山教授:

低温等离子消融等脊柱微创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不仅体现在设备和技术的进步,还体现在对疾病认知的提高。例如椎间盘源性疼痛,既往认为只有椎间盘突出压迫到神经产生放射性的神经根性疼痛;经过研究发现,很多腰脊下肢的疼痛并非椎间盘突出直接压迫造成,而是由于椎间盘退变等刺激椎间盘内疼痛感受器引起,是一种牵涉痛、放射痛,即盘源性神经痛。对于盘源性神经痛患者,可以通过对纤维环进行低温等离子消融或射频消融灭活新生神经和炎症物质。这些发现也拓展了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的适应证。此外,对于软组织粘连、退变和钙化造成的神经卡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可以发挥很好的消融和松解作用。对于脊柱源性神经痛(如,脊神经后肢神经痛),可以通过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进行神经调控,阻断痛觉传递。


随着疾病认知的提升,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的适应证也不断调整。希望未来可以进一步扩大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的应用范围,为更多的患者带来获益。


专家简介


微信图片_20250402135147.png

武百山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朝阳医院疼痛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疼痛医学硕士导师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疼痛医学专家委员会 副主委兼秘书长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临床科室超声可视化精准诊疗技能提升项目 项目执行组长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超声医学专家委员会临床组 副组长

中华超声医学培训工程肌骨超声专家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疼痛康复专委会 常委兼超声介入学组组长

中国未来研究会医学创新研究分会 副会长

中国未来研究会医学创新研究分会疼痛医学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疼痛学会肌骨超声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疼痛可视化综合管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北京康复医学会疼痛康复专委会 副会长

中国民族医药协会软组织疼痛分会 副会长

中国民族医药协会软组织疼痛分会肌骨超声专家组 组长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超声装备分会 常务委员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软组织疼痛分会 常务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肌骨及浅表超声专委会 常委兼疼痛学组组长

专业擅⻓:超声可视化精准靶向疼痛微创介入治疗,如各类脊源性疼痛、头面部疼痛(如颈源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神经病理痛(内脏神经痛、会阴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关节和软组织疼痛

曾于哈佛⼤学麻省总医院、⻄雅图华盛顿⼤学医学中⼼、⾹港威尔⼠亲王医院及养和医院研修并受邀客座讲者,并在多次国际⼤会论坛担任主题讲者

在国内较早开创培训讲习并承担国家级继续教育项⽬,作为唯⼀非美国作者参编英⽂著作《Spine Cain Care(由Spinger出版)》脊柱超声内容;主编专著多部:其中包括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科室超声技能(第九分册)》疼痛部分主编、《超声医学在康复医学的应⽤》疼痛部分主编及多部其他著作

作为主要执笔⼈参编中国专家共识多篇:包括可视化超声引导注射专家共识、肌⻣超声在临床中的应⽤专家共识、超声引导脊柱源性疼痛注射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腰交感神经神经阻滞中国专家共识等。主译专著《脊柱疼痛治疗临床指南》、《超声引导疼痛介⼊治疗图谱》、《介入疼痛学:FIPP考试指南》等多部著作,目前在编主编专著4部,在译主译专著2部。于国际期刊发表SCI等论⽂80余篇

主持国家卫生健康委项目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北京市医管局及卫计委项目3项、北京市科委首都特色专项特色项目及成果推广项目4项、北京市卫生局及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青年科学研究资助项目1项,并获北京市⾼层次⼈才学科⻣⼲培养项⽬,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是超声可视化脊柱神经精准诊断介入治疗工作的早期开拓者、践行者,作为首都医科大学疼痛医学方向硕⼠生导师指导统招及在职硕士研究生12名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