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答案:A. (肝畸胎瘤)
CT影像表现:
CT平扫肝右叶可见一巨大的肿块影,边缘光滑,密度不均,其内可见钙化或骨骼、脂肪及液化坏死影;周围组织受压移位。CT增强扫描显示肿瘤软组织成分不均匀强化。
讨论:
普遍认为,肝畸胎瘤来源于原始性腺中的生殖细胞,故多数发生于性腺器官,如卵巢、睾丸等。而原发于肝脏的畸胎瘤则非常罕见,其组织发生与迷离残留于肝内的多能性原始胚胎细胞有关,这些迷离细胞越是原始性,形成肿瘤能力就越大。亦可能为生殖细胞异位而发生畸胎瘤。
绝大多数见于婴幼儿,分化成熟者为良性,分化不好者可变为恶性。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临床表现主要为腹部包块,有的包块生长巨大,但对正常肝组织无侵犯。肝畸胎瘤由于含有各个胚叶的组织成分,如牙齿、毛发、骨骼等,故X线平片和CT常见钙化、牙齿和骨骼等结构。
鉴别诊断:
1、肝细胞腺瘤:是一种女性多发的肝脏良性肿瘤,多发于15-45岁的育龄妇女,其中尤以20-39岁最常见,男性及儿童亦可发病。该病与避孕药之间有着明显的关系。该肿瘤有明显的出血倾向,瘤内出血时可有急性腹痛。外伤导致瘤体破裂可出现大出血,严重者甚至可出现休克。患者AFP一般为阴性,肝功能通常正常。CT检查肿瘤密度均匀、边界清楚、有包膜。若青年女性有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历史,结合有瘤内出血者,要高度怀疑肝细胞腺瘤的可能性。
2、肝脏脂肪瘤:临床上少见,可见于各个年龄,以成年女性多见,临床上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度右上腹不适。B超及CT检查有特征性表现,B超一般呈极强回声,CT则呈极低密度。
3、肝错构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是肝脏发育畸形所形成的瘤样肿块。这种肿瘤含有正常肝实质组织的各种细胞成分,细胞发育分化良好,但结构排列极为紊乱,故称错构瘤。该肿瘤可发生于肝脏的任何部位,一般呈球形或圆形,边缘不规则,典型的病灶由大小不等的囊肿构成,多发于儿童。CT示肝内多房性囊泡像,壁较厚的占位病灶充满大小不等的圆形、卵圆形低密度区,边界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