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糖尿病肾脏病早期筛查与管理专家共识(2025版)》发布,核心要点一文速览
2025-07-29


引言


糖尿病肾脏病(DKD)是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脏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且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KD)的主要原因。尽早准确地诊断DKD并评估其进展风险,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分类管理与个性化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是DKD诊断的主要依据。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探索具有更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对 DKD的早期筛查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为了帮助临床医师和其他医疗专业人员更好地识别和管理DKD,国内多位糖尿病和肾脏病领域专家组成《糖尿病肾脏病早期筛查与管理专家共识》编写组,参考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指南,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撰写了《糖尿病肾脏病早期筛查与管理专家共识(2025版)》。内容涵盖DKD的定义、危险因素、诊断标准、传统筛查与评估指标、新型生物标志物、筛查流程、筛查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临床提供诊疗指导,以期提高DKD的早期诊断率,优化疾病管理策略,最终改善患者预后。





DKD概述


要点1:糖尿病肾脏病(DKD)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结构损伤和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30mg/g和(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ml/min/1.73m²且持续3个月以上,并排除其他原因的肾脏疾病。(A) 


要点2:高血糖高血压是DKD可干预的主要危险因素。(B) 


要点3:控制血糖、血压达标能够降低患慢性肾脏病的风险或延缓病情发展。(A)






DKD的诊断


要点1:糖尿病患者在排除干扰因素的情况下,在3~6个月内的3次检测中至少2次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30mg/g作为糖尿病肾脏病(DKD)的主要诊断依据。(A)


要点2:糖尿病患者出现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ml/min/1.73m²且持续3个月以上作为DKD的主要诊断依据。(A)


要点3:根据eGFR和UACR对DKD患者进行疾病分期和预后风险分层。(C)


要点4:肾活检病理是DKD诊断的金标准,当不能依据病史、临床特征做出诊断或难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CKD时,建议行肾活检病理检测明确诊断。(B)






DKD的早期筛查与评估


要点1:病程≥5年的1型糖尿病(T1DM)患者和所有2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确诊时就建议开始进行糖尿病肾脏病(DKD)的早期筛查。(A) 


要点2: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推荐采用2021年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协作(CKD‑EPI)公式,根据血肌酐、年龄和性别估算肾小球滤过率。(A) 


要点3:尿白蛋白是评估肾小球损伤的重要指标,推荐采用随机尿液样本测定尿白蛋白,同时检测尿肌酐对白蛋白进行校正,即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A) 


要点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DKD诊断的重要依据,但DR并非诊断T2DM导致的DKD的必备条件。(B)






DKD早期筛查生物标志物


要点1:尿液结合珠蛋白水平能够预测早期肾功能下降,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肾功能损伤的预测能力。(C) 


要点2:尿液胱抑素C、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等新型标志物的水平能够反映肾小管和肾小球损伤,预测糖尿病肾脏病(DKD)发生发展,是DKD早期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C)






DKD早期筛查流程


要点1:推荐病程≥5年的1型糖尿病(T1DM)患者和所有2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确诊时进行糖尿病肾脏病(DKD)筛查,包括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检测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评估,以后每年至少筛查1次。(B)


要点2:推荐在DKD早期筛查的同时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筛查,并建议此后每年至少进行1次DR评估,如诊断为DR,建议每年增加eGFR和UACR的检测频率1~2次。(B) 


要点3:对于UACR和eGFR尚未达到DKD诊断标准的患者,推荐检测尿液结合珠蛋白及其他肾小管和肾小球损伤生物标志物,以早期诊断DKD。(C) 


要点4:对于DKD早期筛查指标阴性的患者,推荐此后每年至少进行1次DKD相关生物标志物的检测。(B) 


要点5:对于≥1项DKD相关生物标志物阳性的患者,建议在3~6个月内对异常指标进行重复检测。在排除干扰因素的条件下,3次检测中有2次结果异常,则考虑DKD可能性大,需动态监测UACR和eGFR。(C) 


要点6:对于≥1项生物标志物阳性的患者,建议增加eGFR和UACR的检测频率(每年1~2次),可联合肾脏超声评估肾损伤情况;必要时可行肾脏病理学检查,以实现DKD的早期诊断。(C)






DKD筛查后管理


要点1:对于已确诊糖尿病肾脏病(DKD)的患者,应立即进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期及尿白蛋白分级(C),并根据风险分层决定监测频率。(B) 


要点2:当 eGFR<60ml/min/1.73m²时,对确诊DKD的患者应及时进行肾心不良预后风险以及死亡风险的综合评估。(A) 


要点3:2型糖尿病(T2DM)伴DKD患者的血糖药物管理推荐首选具有心肾获益证据的降糖药,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以减少肾脏疾病进展和心血管事件。(A) 


要点4:当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水平持续升高和(或)eGFR持续下降,或考虑存在其他原因的肾病时,建议转诊至肾内科,必要时进行肾活检明确诊断。(B)


本共识的推荐级别及证据质量等级:

A级:多个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或系统评价;多个随机对照试验或1个样本量足够的随机对照试验(高质量)

B级:单项RCT或多项非RCT研究

C级虽未采用随机方法但设计良好的对照试验,或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

D级无同期对照的系列病例分析或专家共识


参考文献
0.《糖尿病肾脏病早期筛查与管理专家共识》编写组,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5, 17(7): 786-800.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