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相关性血管炎(IgAV)
1.GC治疗IgAV的适应证
GC适用于IgAV伴胃肠道症状(如腹痛、肠出血等)、关节痛及
目前认为GC对IgAV胃肠道及关节症状有效,早期应用GC能有效缓解腹部及关节症状,明显减轻腹痛,提高24 h内的腹痛缓解率,可能减少肠套叠、肠出血的发生风险(B)。
对腹部症状严重的患儿早期应用GC是有益的,有可能降低外科手术发生风险(B)。但应注意IgAV腹痛时应用GC治疗可能掩盖腹部的病情变化,使用时应严密观察肠套叠、肠穿孔、
有腹痛症状者推荐采用口服
胃肠症状较重者(持续腹痛、肠出血、肠系膜血管炎、
2. GC治疗IgAV肾炎(IgAVN)的推荐
尚无随机对照试验(RCT)对GC治疗儿童IgAVN的确切疗效进行评价。请参阅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专家共识。
(1)孤立性镜下
(2)中度
(3)肉眼血尿伴肾病水平蛋白尿(>50 mg/kg)、
(4)急进型肾炎或病理有大量新月体、重度系膜增生及炎症细胞浸润,血管襻坏死者或病理Ⅳ、Ⅴ级,建议甲泼尼龙和
(5)除新月体型IgAVN伴肾功能迅速恶化外,
川崎病
1. GC治疗川崎病的适应证
(1)IVIG初始治疗失败的患儿;
(2)川崎病合并
(3)川崎病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MAS)。
2. GC治疗川崎病的治疗建议
(1)甲泼尼龙或泼尼松联合IVIG可作为预警评分为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或冠状动脉瘤高风险患儿的初始治疗药物(B)。
➤ 推荐剂量:泼尼松2 mg/(kg•d)或等量甲泼尼龙,体温、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正常后开始减量, 2~3周内逐渐减停。
(2)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可再次给予IVIG治疗(2 g/kg),亦可考虑甲泼尼龙或泼尼松联合IVIG治疗(B)。
➤ 推荐剂量:泼尼松2 mg/(kg•d)或等量甲泼尼龙,2~3周内逐渐减停。
(3)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再次给予IVIG治疗(2 g/kg)后
➤ 推荐剂量:甲泼尼龙20~30 mg/kg静脉滴注,持续3 d。
(4)甲泼尼龙联合IVIG可作为KDSS的一线治疗药物(C)。
➤ 根据休克改善情况,甲泼尼龙可选择常规剂量[2 mg/(kg•d)]静脉滴注,亦可选择大剂量冲击治疗(20~30 mg/kg)。
(5)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联合IVIG和
➤ 推荐剂量:甲泼尼龙20~30 mg/kg静脉滴注,持续3 d;序贯泼尼松口服[1~2 mg/(kg•d)]直至MAS完全控制缓解后逐渐减量停药。
(6)不推荐单用甲泼尼龙或泼尼松作为川崎病的常规一线治疗(B)。
以上内容摘自: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用药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糖皮质激素在儿童风湿病中应用专家共识(上)[J].中华儿科杂志,2018,56(3): 166-173.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