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大学发文讲述了该校一名医学生在万米高空的航班上进行了一次突发急救事件。
今年7月19日,一架从武汉飞往新疆的航班,机上一名乘客突发身体不适,2024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孙毅杰和机组人员分工合作,患者转危为安。对于此举,文章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孙毅杰用行动证明医者的仁心”。
文章发布后,不少网友为孙毅杰点赞,有网友则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见义勇为是好的,但对于临床知识匮乏,没有执业资格的学生,在飞机上这种抢救手段有限的环境中,患者和施救者都存在很高的风险。
随着网友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多,当事人孙毅杰在腾讯新闻热问平台发布了事发时详细的救人过程。
孙毅杰在文中讲述,7月19日,在乘坐从武汉飞往新疆的航班上,他听到机上紧急寻医广播后,他即前往查看情况,发现一名二十多岁的女生靠在座椅上脸色苍白、双手颤抖,后得知其头晕、手指发麻、呼吸困难、脉搏细弱等。
在向其了解过往病史时,这名女生称,她有过猝死生还、体位性低血压等情况。他观察到,女生的神志有些涣散,瞳孔直径也有点放大,而且对答能力越来越差。
孙毅杰表示,他当时的操作很简单,是一些基本的体格检查,包括观察脉搏、神志、呼吸、心率,再通过一些简单的仪器设备为其量血压、查血氧饱和度。处理操作也很简单,就是让她吸氧,随后平卧。这名女生的情况逐渐好转。
武汉大学发文表扬他后,赢得网友赞誉的同时,也给孙毅杰带来了一些困扰。有网友质疑他才大二,有网友问他有没有行医证,还有网友讨论万一被讹上了怎么办。
即使如此,孙毅杰在回复潇湘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不后悔,也没有后怕。他认为,在飞机上最严重的就是呼吸心跳骤停,这种情况他处理不了也不需要在飞机上紧急处理,在飞机上需要做的就是稳定生命体征,只要掌握操作原则和动态观察就可以。
但是,孙毅杰也建议,和他一样有理想还在学习的医学生们,遇到这种情况,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出手前要想一想,有没有这个能力,能不能承担后果。孙毅杰说,他所在的学院有临床导师制度,刚入学没多久他就跟了一个临床医学的导师,今年1月一个寒假都待在医院急诊科,开学后也是每周去一次。“因为我了解这些知识,所以我有勇气和胆量站出来去做这件事,但是没有这个能力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还是不要轻易出手,这样会把自己和被帮助者都置于危险的境地。”
医脉通综合整理自腾讯新闻热问平台、潇湘晨报等。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