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骨骨软骨损伤主要累及距骨软骨和软骨下骨,患者常表现为受损处疼痛、踝关节活动受限、关节积液等症状,最后可能发展为骨性关节炎。距骨骨软骨损伤最常见的病因为创伤,占比达到75%,以踝关节内翻损伤和骨折最为多见。由于关节软骨缺乏血供,再生能力较差,一旦受损很难愈合,损伤逐渐加重后会累及关节下骨。
2025-04-01
0
颗粒细胞瘤(GCT)首次由Abrikossoff在1926年报道,是一种神经源性的软组织肿瘤,约占所有软组织肿瘤的0.5%,多为良性,恶性颗粒细胞瘤(MGCT)约占0.5%~2.0%。GCT好发于40~60岁的女性,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最常见于头颈部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次常见于舌(约占30%)。发生于四肢者相对少见,由于缺乏诊疗经验,四肢颗粒细胞瘤(GCT-E)极易被医师误诊。
2025-03-31
0
股骨头坏死(ONFH)是骨科常见的髋部疾病之一,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药物可以完全阻止ONFH的进展。近年来,HIF-1α信号通路在ONFH中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发现,HIF-1α信号通路在间充质干细胞、内皮祖细胞和软骨细胞中被激活,进而刺激细胞分泌血管生成和骨修复相关细胞因子,从而促进ONFH的修复。
2025-03-28
0
骨关节炎(OA)是骨科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导致关节内软骨和软骨下骨、滑膜等组织发生病变,产生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对于OA的治疗除终末期的关节置换外,尚没有较好的治疗手段,这也导致OA给医疗系统和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负担。破骨细胞是具有骨吸收作用的大型多核细胞,在OA中参与软骨下骨重塑并诱导骨赘和骨囊肿的形成。
2025-03-28
0
骨结核作为肺外结核的主要病变部位之一,受累部位表现局部疼痛和活动受限,严重者面临较高的致畸和致残风险,尤其在耐多药结核日益蔓延的情境下,寻求创新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紧迫。近年来,维生素D在骨结核的预防和治疗中崭露头角,作用机制不断被挖掘,同时,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也被发现与骨结核的易感性和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2025-03-28
0
随着糖皮质激素的广泛使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ONFH)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患者群体也更趋向于年轻化。目前,SONFH的发病机制仍未明确,以往的研究认为SONFH与股骨头凝血功能障碍、脂肪代谢紊乱、骨内压增高、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细胞自噬、遗传因素及非编码RNA异常等机制有关。
2025-03-26
0
骨关节炎是一种涉及关节组织病理变化的常见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涉及机械负荷、损伤、代谢及炎症刺激等方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铁死亡作为一种新发现的以脂质过氧化物累积为特征的铁依赖性的细胞死亡方式,主要涉及铁代谢与氧化还原平衡等机制,参与了多种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2025-03-26
0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OVF)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好发于老年人群,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显著上升。此类骨折不仅导致剧烈疼痛、脊柱畸形,还可能引发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增加死亡率。手术治疗在缓解疼痛、恢复脊柱稳定性及预防再骨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选择。
2025-03-26
0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肌肉骨骼疾病(MD)已取代了创伤性疾病,成为骨科门诊最常见的病种,目前已成为我国疾病负担最为严重的大类疾病之一。以中医手法、传统功法等为代表的中医非药物疗法是中医防治该类疾病的常用手段,不仅疗效可观,同时相较于手术治疗还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其中以旋提手法为代表的颈椎病手法治疗研究成果已被纳入国际指南。
2025-03-25
0
骨肉瘤是一种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治疗以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切除为主,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水凝胶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通过与化疗药物、聚合物微球、纳米颗粒、金属离子相结合或添加生长因子、干细胞、其他小分子等改良特性,可以用于输送药物并抑制肿瘤进展,在增强药物疗效的同时能减轻全身不良反应,还可以模拟细胞外基质,促进骨再生,帮助修复术后骨缺损。
2025-03-24
0